• <th id="ns874"><track id="ns874"></track></th>
  • 沒經過全國市場考驗 單打獨斗的重慶小面好吃卻做不大

    2021-10-24 11:25:27 來源:工人日報

    在重慶,小面和火鍋,是食客的最愛。此前,周師兄火鍋成為重慶第一家獲得創投的本土火鍋品牌。而重慶本土小面品牌仍面臨“好吃做不大”的尷尬。

    重慶老板的“執著”

    據重慶小面協會會長鄒徐介紹,今年以來,面食賽道上資本動作頻頻:五爺拌面成功融資3億元,和府撈面也拿到8億元融資。最近,重慶小面學徒宋奇創辦的遇見小面,也宣布完成超1億元的融資??蛇z憾的是,重慶本土小面品牌,卻常與資本擦肩而過。

    重慶盅盅面創始人唐新宇表示,近年來接觸了多家資本投資公司,但一直沒談下來。投資人的看法是,重慶本土的小面館沒經過全國市場考驗。

    也有人說,重慶大部分小面品牌的老板單打獨斗的多,資源整合的少。

    在采訪中,記者聽到這樣一件事:重慶萬州一家面館,外地食客點了一份肥腸面不要辣椒,老板居然不接待。原因是,不辣的肥腸面根本不好吃。重慶老板的“執著”由此可見一斑。

    業內人士稱,存在萬店基因的品牌,一定不能是一個非常區域性的口味生意。

    一家一味

    “重慶小面競爭太激烈了。”重慶趙伍面店趙老板說,他在金島花園開第一家店時,當時200多米的街道上就有10多家小面店,一年后,這些店里面只剩兩三家還在經營。味道差的很快被市場淘汰。

    “地道重慶小面沒有固定的味道標準,一家一味,好吃才是王道。太辣沒人吃,不夠辣又不好吃。”重慶京渝省情和發展規劃研究院研究員莫遠明說,重慶小面開到其他城市,如果不改變本土江湖風味就很難適應當地的口味偏好,如果改得適應當地口味偏好就不是重慶小面了。這幾乎是地域風味過于濃烈的美食都會遇到的問題,對重調味的美食而言尤甚。

    對此,有人說,小面能夠做出1萬碗不同的滋味,且香味都有細微的差別無法復制。這就是重慶人的本事,也是小面難以走出重慶的原因。

    地方標準推行

    “小面雖無定法,不過有一些重慶特征還是顯而易見的。”重慶市小面協會秘書長曹家亮說,首先必須夠麻夠辣,湯汁火紅,麻辣中有多重復合增香增鮮的素材,至于是14種香料還是18種香料,那就是各店家的獨門秘方了。

    重慶小面其實是有地方標準的。據曹家亮介紹,標準起草小組查閱了大量國家標準和相關行業標準,并同實驗小組一道走訪了重慶部分小面飲食店,對重慶小面進行了若干次實驗和數據收集,經過多次會議討論完成了標準草案,最終以《重慶小面烹飪技術指南》發布。

    重慶市商委相關負責人認為,標準強調了衛生與操作規范,從而進一步保證了重慶小面的質量,提升了餐飲企業和重慶小面行業的品質和形象,也有效地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。在重慶小面首個地方標準的推行和指導下,重慶市小面企業會更加規范健康地發展。

    不過,這位負責人稱,雖然標準將重慶小面的制作過程規定得很詳細,但是卻沒有具體規定調味料的比例,而是寫明“按一定比例均勻地放入面碗內進行調配”。

    由于重慶小面品牌現在暫未獲得地理標志證明等授權,導致全國食品加工企業都能生產,使重慶小面口感參差不齊。重慶小面大多是用半干的堿面制作,但部分外地重慶小面的面條卻是方便面,在口感上大打折扣。

    為此,重慶大渡口區日前宣布將建成2023年重慶市小面產業園,力爭成為年產值超100億元的產業園區,并通過搶占市場份額,實現重慶小面新的騰飛。

    曹家亮向記者表示,在小面協會專業化平臺的策劃運作下,重慶小面已初步實現了行業標準化、智能化、品牌化的發展路徑。在全產業鏈的整合發展下,重慶小面協會預計5年內打造3至5家本土上市小面品牌。(李國)

    投稿:QQ:4 0 174 91 35

    Copyright @ 2019-2021  www.byh1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國際航空傳媒 版權所有

    未經國際航空傳媒書面授權,請勿轉載內容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!

    欧州色网